畫冊設計的字距怎么把握?
發(fā)布者:唐朝品牌設計
時間:2023-03-31
我們在畫冊設計中選擇好了字體、字號之后,下一步要解決的問題就是字距和行距的問題。在設計過程中,許多設計師往往會忽略或者直接跳過字距和行距的設計問題,認為這是自動設置的,只需默認數值,稍微做調整就完事。這種想法是非常錯誤的。下面我們簡單的說說字距與行距該如何把握。
首先,我們這里說的是字距和行距的設計,而不是字距與行距的調整。這其中有很深的學問。有人可能會說這有什么難的?但是畫冊設計中不同的字距和行距的設計會呈現完全不同的視覺效果,因此我們說是設計,而不是調整。
很多設計者在進行文字編排時,直接使用系統(tǒng)默認的字距和行距進行排版,完全忽略字距和行距的設計,最后總是不得要領,設計出來的作品總缺了點味道。
比如行距過窄,上下行之間不易看清,感覺太緊會很壓抑容易產生跳行錯讀現象:如行距過寬,不但浪費紙張,讀起來斷氣影響閱讀。作為連續(xù)閱讀的書行距可寬一些:長的字行其間距也可寬一些如果短的字行,行距就相對要窄些為宜。但對于一些特殊的編排來說,字距與行距的加寬或縮緊,更能體現主題的內涵與個性。一般畫冊設計字與字間的空距要小于行與行間空距:行與行間的空距要小于段與段間的空距段與段間的空距要小于四周空白。
大的字距會使文字看起來稀疏、孤立,過小的字距則會讓文字擠在一起,難以辨認。行距過大會讓文字看起來分散、松散,行距過小則會讓文字緊湊在一起,難以閱讀。因此,在排版時需要合理調整字距和行距,以達到的閱讀效果。
畫冊設計時行間距越小關系越緊密,越大關系越疏遠,字距是由字體結構來決定的,因為不同字體占用空間是不一樣的,比如結構自由靈活的楷體,字符占用率較小,字距太寬的話視覺效果就會分散,閱讀起來會很吃力。
不要與字體混淆,字距是一對字母和其他字符之間的間距。然而,在大多數情況下,它被忽略了,并且通常是排版中最后檢查的內容。每個字體都有一個默認的音調調整設計,這就是為什么這個設置并不總是完美的字母組合。大的可見字體,特別是標題,應該在視覺上檢查,以保持字母之間的銜接。
畫冊設計中文字不是簡單的放上去,而是放上去之后給人簡潔、舒服的感覺,如果你想了解更多的畫冊設計的只是,可以關注唐朝品牌設計,這里有更多的資訊和相關案例。